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believe999.com/func.php on line 256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believe999.com/cache/97/247d8/d0f09.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believe999.com/func.php on line 244
守護老根、催生新枝,金力校長談時代浪潮下的復旦改革 - MK体育

MK要聞

守護老根、催生新枝,金力校長談時代浪潮下的復旦改革

作者:李泓冰、姜泓冰攝影:來源:人民日報大江東工作室發布時間:2025-03-19

迎來建校120周年的MK体育平台,將2025年度的關鍵詞確定為改革·破局。學校醞釀兩年的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甫一亮相,便引發廣泛關註。大江東工作室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MK体育平台校長、上海醫學院院長金力,請他圍繞一些校內外關註的焦點,系統解析這場改革的緣起和內涵。

中國科學院院士,MK体育平台校長、上海醫學院院長金力。


改革要有化學反應,用十年構建自主自強的辦學格局

大江東:復旦此輪改革給人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社會反響強烈。改革需要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復旦主要是奔著哪些問題,會面臨哪些挑戰與陣痛?

金力:裘新書記和我都是復旦原住民,深知復旦的。但是,面對時代與科技挑戰,我們確實有很強的緊迫感。這一次改革,並不是趕AI的時髦,學校其實謀劃已久。

復旦這一輪教育教學改革,可稱為新世紀3.0版方案。1.0版是在20年前的百年校慶,全面實施通識教育改革,拓展視野,培養批判性思維。2016年推出2.0——重點建設“2+X”本科培養體系,以突破原有學科的框架。

兩年前,我們又一次反思,發現僅有物理反應不夠,還要有化學反應,必須系統調整本研人才培養體系和課程體系,狠抓課程內容更新和質量提升。科技、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知識更新速度飛快,但仍有課程多年不變,把基礎課、專業課上成考古課。以學生為中心,就不能為了照顧教師工作量因人設課,而要因課聘人

時不我待,是因為壓力山大。黨中央提出率先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以引領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創新型國家建設。從2025年起,10年為期,時不我待,催人奮進。

對復旦來說,面臨三個變局的挑戰:

世界之變。復旦留學人才很多,但現在國際上教育科技人才有脫鉤的趨勢。中國越來越多的學科已經站上國際前列的新位置,大學從跟跑到並跑、領跑,必須實現拔尖創新人才的自主培養。

發展階段之變。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大學要進入世界頂尖,以往攤大餅”“拼指標膨脹式改革難以為繼,必須實現提質增效的內涵發展。

創新之變。AI來了,世界科技創新、學術創新的範式發生巨變。知識結構單一、沒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學生,很快會被淘汰。但是,AI也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大機遇。

復旦想用十年時間,構建自主自強的辦學格局,實現提質增效的內涵發展,增強持續創新的動力能力,讓復旦學生擁有持續創新的動能和韌性,成為各行各業領軍人才。就像校歌裏唱的:作育國士,恢廓學風,先憂後樂,震歐鑠美。

改革是系統性的,包括教育教學、人事製度、新工科、成果轉化、校園更新等。最重要的是教育教學體系改革;最難也最核心的,是課程改革——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每個專業、每門課,想清楚每堂課之間的有機銜接,壓縮課程數量,減掉內容重復。否則,學生因對課堂內容不感興趣成為低頭族,時間被大量浪費,這對高校的教育教學是要命的事。經過兩年三輪大討論,改革在全校是有共識的。復旦擁有優秀的教師隊伍,是改革最重要的依靠力量。


2024-2025學年,MK体育平台全面啟動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建設和教育模式改革(簡稱“AI大課),推出110多門AI-BEST序列課程。2021年,醫學影像深度學習課程正式開設,並在2024年入選“AI-BEST”體系中的AI-SAI學科進階課程)類跨學科融合課程。


大力培養敢於冒險、敢於創新的卓越幹細胞式人才

大江東:復旦提出要培養幹細胞式人才,這有什麽深意?您說到復旦學生一向擁有自由而無用的靈魂,那是一種松弛感,這與卓越而有趣的教育理念和培養目標如何協調?

金力:人體中有各種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潛能的幹細胞。簡單說,幹細胞式人才的特點是多潛質、高潛能:多潛質指能夠適應變化,始終有自我更新和破界創新的能力;高潛能指能夠引領未來,成為創新發展的領跑者。

自由而無用卓越而有趣相輔相成,是復旦創新沃土的有機組成部分。改革首先要提升人才質量標準,再提升高質量人才的密度,這樣才會有文化改變,形成創新生態、創新沃土,讓更多學生種子在這片肥沃的土壤中自由生長。密度夠了,才能杜絕劣幣驅逐良幣。復旦近兩年來打造百門“AI大課、建設文化校歷、鼓勵學生社團,也都是培育沃土的努力。

達到卓越,需要創新;創新,必須敢於冒險、敢於接受失敗,不能急功近利,這些在松弛感中才會實現。我就盼著,學生走在復旦的路上,創新創意的idea(想法、點子)能從地面、從天花板彈出來進入腦袋。復旦做學習評價改革,希望讓學生有更多選擇,願意挑戰自己,而非不知疲倦地績點,所以我們在獎學金、研究生推免條件中降低績點占比,讓冒險行為、創新行為變成加分項。


打造新工科,為的是解決一片而非一個問題

大江東:剛剛發布的2025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榜單中,復旦有46個學科上榜,在中國內地高校中數量最多,其中有不少工程技術類學科很受關註。加上復旦提出要打造新工科,有人解讀為復旦要建理工科大學、培養應用型人才,是這樣嗎?

金力:復旦要的不是排名,而是通過科研創新——包括文理醫工各領域及其交叉融合,解決國家發展和人類進步遇到的問題,與世界頂尖大學並駕齊驅,這就要有磅礴的創新能力,有突破知識邊界的能力。最基礎的,是以發現新知為目標的原始創新,突破已知邊界,拓展人類知識疆域。第一步是提出新問題,對原來貌似不相幹的事物進行關聯式思考;第二步是解決新問題,搞清楚新關聯的因果關系和學理機製。簡單說,已知範圍一個點,未知世界一個點,在兩個點之間建立因果聯系,才能拓展知識邊疆。

從這個意義上理解,新工科不是一般意義的工程技術。復旦基礎學科有很大優勢,連接傳統理科和應用場景,就能更快更高效地把原創性顛覆性成果推向社會,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發展。傳統理科負責01”;傳統工科解決工程問題,負責10100”;而新工科要構建的,是010”的系統創新能力。

仔細看復旦新工科”6個創新學院的建設方向,沒有一個是按學科目錄來定的,都是通過學科交叉、融合創新,連接基礎研究與應用場景,要解決一片問題而不是一個問題。

比如,趙東元院士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介孔材料研究,就是將理科基礎研究用於解決材料設計問題,大到石油化工、能源、醫藥,小到日用品,都能廣泛應用。又如,今年頭三個月復旦頂刊論文的井噴,許多都是面向廣闊應用前景,從根子上取得重大突破。

我們的科研,不能總在別人的樹上摘別人剩下的果子。真正的創新,應該從自己提出最原始的核心問題開始,要在自家院子種好自己的果樹,紮下根去,才能源源不斷結出碩果。

人工智能可以集成人類所有知識,讓我們有更多機會去發現新問題。復旦並非剛剛擁抱AI,我們從2013年就開始廣泛搭建大數據,準備智能語料。比如,我和團隊2014年起牽頭組織推動人類表型組計劃,通過對人體的精密測量和系統解析,產生了大量高質量的科研語料,產出了150萬個新的強聯接,從中可以批量誕生新問題、好問題。我們正在用AI處理分析海量數據,為生命科學繪製新的科研導航圖,形成新的創新策源地。

最近,MK体育平台加福民團隊發布全球首創的三合一腦脊接口技術,通過微創手術在腦與脊髓間搭建神經橋,在AI輔助下,嚴重脊髓損傷患者兩周內實現自主控腿、行走。這既有01”的基礎科學創新,也體現了新工科對基礎學科的深度融合,更有110”的技術集成和系統化創新,將科研推向了臨床應用,讓復旦的基礎學科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復旦科研團隊發布全球首創的三合一腦脊接口技術,實現了全球首例完全截癱患者恢復站立行走。

 

老根要發新枝新文科旨在規避歷史的疲態

大江東:MK体育平台黨委書記裘新說,文科是復旦的老根兒,絕不能丟。那怎麽處理老根”“新枝的關系?怎麽理解復旦提出的新文科?據說學校新的招生比例,文理醫工和交叉門類各占20%,文科真的要大幅縮減了?

金力:我和裘新書記有高度共識:文科是復旦的旗幟、是老根老根不能動搖,也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今年復旦本科生招生計劃,文科確實有所減少,一是因為高考文科生源在萎縮,二是一些曾經熱門的專業遇冷,社會的需求在萎縮,但文史哲等老根學科變化不大。

第一,老根要繼續做強。優勢學科、高峰學科,沒有任何理由放棄或縮減,必須加強支持和投入,不吝用兵、不遺余力,讓老根更加枝繁葉茂。我們希望能培養和造就有思想、能夠引領世界和時代的人,對中華文化和人類文明有貢獻的人,從這點看文科一定要做。像文科資深教授陳尚君,40年心無旁騖,以一人之力鉤沉補遺出版《唐五代詩全編》,用最聰明的頭腦下最笨的功夫、幹最寂寞的事情,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與闡釋、傳承與發揚做出了不朽功業,復旦引以為榮、倍加呵護。


陳尚君教授在辦公室中,被如山堆積的書籍包圍著,心無旁騖地進行《唐五代詩全編》的輯校工作。


人文社科是復旦學科高原中最突出齊整的板塊。近年來,學校持續發力,人文學科優勢更加彰顯,社會科學的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快速提升,鞏固了復旦文科重鎮地位。在現代化進程中,哲學社會科學是科學的科學,能夠直面和研究現實中的重大問題,特別是在AI時代回應人類終極問題。

人文社科也能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投資方光線傳媒的董事長王長田,就是MK体育平台新聞學院1984級校友。他提過,他的創業經歷與復旦的人文素養培育分不開。《哪吒之魔童鬧海》將人文敘事技巧與電影工業技術手段無縫銜接,助推了我們的文化軟實力。

第二,老根要發新枝。想避免出現歷史的疲態,需要與時俱進。如果說新工科是直接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交叉學科,那麽,新文科就是直接解決中國式現代化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交叉學科。

我想補充一個事實,人文社科背景的培養項目容量約占復旦本科2025級的30%,但內涵和模式有很大的轉型升級。傳統文科的招生數有適度調整,同時大大增加新文科培養項目和名額投放,文科與理工醫學科交叉的雙學士學位規模占2025級招生人數的12.4%,可以說,新文科占了學校交叉門類的半壁江山。我們希望通過文理交叉、文工結合、文醫融通,催生新的學科增長點,把復旦文科的品牌進一步擦亮、優勢進一步鞏固。

比如,目前全世界古文字研究領域專業隊伍僅約200人,MK体育平台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是重鎮,立誌站在古文字考釋的最前沿。一群中青年學者將冷門絕學做得樂在其中,成果豐碩,還跨學科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助力甲骨綴合,最近一年多就新拼綴成了甲骨50組。

第三,老根奠定道統復旦的老根,指傳統優勢學科。文理融合,才是復旦真正的老根,是復旦有今天地位的真正道統。無論文理醫工,要塑造追求卓越的靈魂,人文情懷與科學精神缺一不可。每一位復旦學生包括理工科同學,都要有人文情懷;每一位復旦學生特別是文科同學,都要有科學精神。思考大問題、構建大視野、砥礪大情懷,沒有人文精神是萬萬不能的。

我一直認為應該跨越學科的邊界,自己的研究文理醫工都有一定涉足,與很多人文社科學者有很好的合作,非常珍惜他們的引領和支撐。過去10年,我們共同組建了現代語言學交叉研究團隊,搭建漢藏、南島、侗傣等語系的源流框架,與遺傳信息比較互鑒,試圖厘清它們的歷史脈絡、起源分化,並以此解析世界範圍的人群遷徙。


MK体育平台推行文化校歷,旨在促進學科融合、涵養創新土壤,在全體學生中厚植人文情懷與科學精神。

 

打磨金課,不上水課,教學改革要打通任督二脈

大江東:您提及教學改革要打通任督二脈,是通過本研融通、雙主修學位和本科一生一導師、研究生導師組培養等路徑嗎?這對既有的專業細分體製、師資力量、教學模式會帶來多大挑戰?會出現新的內卷嗎?

金力:打通專業壁壘,才能舒筋活血。具體路徑是采用“2+X+Y”模式,搭建學生培養的立交橋“2”是通識課程和專業教育,“X”是多元發展路徑,“Y”是融合創新能力。具體包括幾種模式:基礎學科學術導向的本博類培養項目;專業導向的本-專碩-專博類培養項目;交叉融合的本碩博類項目,如本科雙學位項目、學科博士+AI碩士項目等;以及前三類項目之間轉換的立交橋模式。課程改革也要打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全校一套課程體系,同一門課標註1-8級難度,杜絕本科與碩博課程的重復現象。

本研融通,是人才自主培養的高速公路,既可以本碩博一通到底,也可以通過匝道動態進出、及時分流,還可以在不同道路之間切換,讓學生真正獲得自主構建自己知識結構的權利和能力。

未來的復旦,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將從專業變為項目。每個項目,可能由一個或多個學科支撐,可以拿到一個或多個學位。對學生而言,高考錄取哪個專業不再要緊,關鍵是你入學後,按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哪個人才培養項目,構建了什麽樣的知識結構,要解決什麽問題,將進入未來什麽領域。我們希望,跨越學科界限,把學生探究興趣、生涯發展方向和國家社會需求捏合在一起。

人事製度改革則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堅強支撐。從今年開始,學校老師們的雙一流績效分配,從教學和科研1:1調整為2:1。同時,把教育教學改革與準聘-長聘製的評價考核改革緊密耦合起來,引導老師們花更多時間做好教學,打磨一兩門金課而不是上更多水課,把更多心思放到學生身上,爭取像蘇步青老校長希望的那樣,把培養超過自己的學生作為職業的最大成就。


MK体育校園,正是一年春好處。 


製圖:實習編輯:劉文璇責任編輯:邊欣月

文化日歷

新聞分類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medcenter@fudan.edu.cn
    021-54237900
MK体育专业提供:MK体育MKMK体育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MK体育欢迎您。 MK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