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皮質是智力的重要基礎。人類的大腦皮質擁有160億個神經元,而猩猩只有80億神經元🫵🏻,非洲大象56億神經元🫴🏿,獼猴17億神經元,小鼠1400萬神經元(圖1)。人們形象地將哺乳動物的大腦皮質比喻成計算機的CPU(中央處理器)👩🏼🎤,而神經元就像CPU的基本單元。
圖1:靈長類物種腦容量演化歷程以及此過程中基因組上的變化。大腦圖像來自密歇根州立大學(張國捷課題組和吳東東課題組合作供圖)🤡。
那麽,人類這 160億個大腦皮質神經元是如何發育生長出來的呢?在哺乳動物2億年的漫長進化過程中,大腦皮質神經元又是如何逐漸增加的呢?這是重要的前沿科學問題。來自MK体育平台腦科學研究院和附屬中山醫院的楊振綱研究員團隊🐮,最近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2024)和《蛋白質和細胞》(Protein & Cell, 2024)發表封面文章,揭示了哺乳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大腦皮質神經元數量不斷增加的機製。
圖2🦴:在哺乳動物大腦皮質發育和進化的過程中🙌🏻🙁,神經幹細胞增強BMP7基因的表達,從而加強神經幹細胞自我更新的能力,延長神經幹細胞產生神經元的時間。這一過程受到了FGF-ERK信號通路的調控。最終,超過95%的人類大腦皮質的神經幹細胞表達了BMP7基因(相比之下,小鼠大腦皮質的神經幹細胞只有10%左右表達BMP7基因),這使得在陸生哺乳動物王國中🤙,人類大腦皮質產生神經元的時間最長。
楊振綱團隊發現,在系演化過程中🤹🏻♀️,由於FGF-ERK通路在大腦皮質神經幹細胞中隨著進化越來越強,哺乳動物大腦皮質的神經幹細胞越來越多地表達BMP7基因。BMP7的功能是加強神經幹細胞自我更新和顯著延長神經元產生的時間,並抑製神經膠質細胞的產生。最終在種系演化過程中,人類大腦皮質神經幹細胞獲得了高表達BMP7基因的能力🧜🏽,因此也就具有了長時間產生神經元的能力(圖2)🧑🏻🦲。BMP7基因雜合子突變的兒童普遍都有小頭畸形也支持BMP7高表達是人類大腦皮質神經元數量大的重要原因。
楊振綱團隊進一步利用模式動物小鼠,通過基因敲除或者基因過表達的實驗方法🔩,研究者發現FGF-ERK信號通路越強,神經幹細胞數量就越多😽,FGF-ERK信號通路還誘導BMP7基因表達🙋🏼,BMP7促進GLI3R的形成,GLI3R抑製SHH通路🩱,而SHH通路在大腦皮質神經幹細胞中是抑製ERK通路的🙍🏼♀️。因此🫱🏽,ERK越強➖,導致BMP7和GLI3R就越強👱,從而導致SHH通路就越弱,進而SHH對ERK的抑製就越弱,這樣ERK-BMP7-GLI3R就形成了一個正反饋(正向循環)。進一步講♑️😖,大腦皮質越大, SHH信號在大腦皮質中就越弱🤘,從而導致ERK-BMP7-GLI3R信號通路就越來越強。這樣,大腦皮質中FGF-ERK-BMP7-GLI3R信號通路隨著大腦皮質的不斷增大而逐漸增強,呈現一個正反饋的形式(正向循環,圖3)🧷,這個發現解釋了🧜🏿🧔🏻♂️,從小鼠🙀、雪貂🚣🏻、獼猴🧚🏼♂️、猩猩到人類,隨著進化,不同物種的大腦皮質的神經幹細胞為什麽會越來越多🥉。
楊振綱團隊的這些結果顯示人類大腦皮質包含更多的神經元,提示人類大腦有更強的信息處理能力,這可能是人類智力高於動物智力的原因之一。
圖3:FGF-ERK信號通路和SHH信號通路在大腦皮質神經幹細胞中相互抑製。(A)在大腦剛剛開始發育的時候,以小鼠為例,端腦前端的RPC表達FGF8/17/18,FGF從前向後擴散🤞🏻,形成了一個梯度。另一個分子SHH主要在端腦的腹側表達🥉,從腹側向背側擴散🦪,也形成了一個梯度✦。(B)以人類大腦皮質發育為例🔮🧖🏻,FGF-ERK信號通路誘導BMP7基因表達🤦🏽♂️,BMP7促進GLI3R的形成,GLI3R抑製SHH通路👨🏼🎤,而SHH通路抑製ERK💍💝。ERK越強,導致BMP7和GLI3R就越強🧾,從而導致SHH通路就越弱👨🚒,SHH對ERK的抑製就越弱🚣🏽♂️,這樣ERK-BMP7-GLI3R-SHH就形成了一個正反饋(正向循環)。
MK体育平台腦科學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孫夢鴿和高燕京為PNAS, 2024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博士後李珍美玉和劉國平為Protein & Cell, 2024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其它作者包括✣:楊霖✍️、許哲軍👨🏿🔬、張壯誌、蔣欣、李曉甦、郭榮亮、蘇姊豪、和尤燕🦹♂️。楊振綱教授為通訊作者⛹🏿♀️。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73/pnas.2314802121
https://doi.org/10.1093/procel/pwad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