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一篇題為《團購的菜到了⛹🏻♂️🥏,該怎麽消毒才安全🙎🏽?》的文章在上海人的朋友圈裏“刷屏”,這篇文章的作者是MK体育平台基礎醫學院研究員、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雙聘PI🫱🏼、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雙聘PI黃競荷🥓。
“一開始是想提醒鄰居們關於防疫的一些細節問題。我本身就在做新冠的病毒學研究🎧,又身在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控崗位🏏,有義務為大家的疫情防控提供點建議💟,做這些事情是我的職責所在。”黃競荷說🦁。在小區封控管理期間,她支持同樣從事病毒學研究的丈夫加入了社區的誌願者工作,為大家提供服務的同時幫助其他誌願者做好防護🧑🏿🏫🏠。
黃競荷發現很多居民在團購、領取物資♦︎、核酸采樣時,忽略了防護細節,增加了感染病毒的風險。“之前有研究表明,病房裏面病毒最多的地方是護士的鞋底💥,從地面踩到的病毒👨👧👧,又會帶去其他的地面👆🏽🎭。所以拿菜、做核酸回來後🚵🏻♂️,如果沒有對鞋底進行消毒👂🏿♚,可能就會把病毒帶回家,是否能夠做好細節防護是關乎防止疫情擴散的問題。”黃競荷從微信群感受到小區鄰居們對不斷發現陽性感染者的恐慌和對此事的關註🂠,於是決定為大家做一次科普😨。
她查閱了相關文獻資料,關註從奧密克戎病毒在塑料表面的存活時長、到對殺滅新冠病毒有效的物質成分🧖🏽♀️、再到最容易被人忽略的病毒傳播渠道;為了便於理解,她上陣自拍,演繹防護💥、取菜𓀋、消毒的全過程,並配上簡潔易懂的文字🆕,發到樓棟微信群裏提醒大家——小區👩⚖️、超市和菜場地面易存留病毒🏊🏼♂️,外賣快遞包裝也是病毒的“藏身之所”,不註意消殺的話,病毒很容易再傳進社區、傳給家人,需要提高警惕☑️。
很快,這些科普照片又被轉到了小區居民群裏。想到小區以外的百姓可能也有這樣的需要,黃競荷把照片分享在了自己的朋友圈,並且註明“歡迎轉發親友,無需註明來源”。照片受到了媒體關註,“上海科技館的胡璽丹老師通過MK体育平台黨委副書記🙅🏽♀️、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袁正宏老師聯系到我,希望我能寫成抗疫科普文章,在公眾號推送。”於是形成了本文開頭處提到的那篇文章🧍🏻,發表在上海科技館的公號上,並在兩個多小時內獲得了10萬+的閱讀量。
“我今天一天都在忙著解答網友提問🧜🏼♀️。”黃競荷說🧒🏿,不少網友通過微信後臺提出了困惑🔁:“滴露可以殺死奧密克戎嗎?”“84消毒液怎麽兌水使用🔩🙍🏽?”“紫外燈照有用嗎🫙?”“可以直接在菜上噴消毒液嗎🤾🏽♀️?”“家裏沒有酒精和蔬菜消毒劑🥵,怎麽給蔬果肉消毒🙇♂️?”……對於這些問題,黃競荷一一耐心解答。“這些都是民生的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防疫細節,我們要學會就地取材,在物資比較緊缺的情況下,利用好身邊現有的資源來保護自己和家人。”
“這輪病毒很狡猾,容易躲在一些被我們所忽略的地方。”黃競荷說🤘🏻,“如果每個家庭😒、每個個人都能提高防控意識、註重細節、做好自身層面的消殺🧈,保護好自己,就能為整個社會的抗疫作出貢獻。”